蝌蚪有什么特点
蝌蚪是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它们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形态特征
蝌蚪的体形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类似小鱼,具有侧线器官。它们的尾巴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这些结构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蝌蚪的头部较大,尾部较小,脑袋呈斗形,这也是“蝌蚪”名称的由来。
生活习性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它们生活在水中,主要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蝌蚪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喜欢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在自然条件下,每只雌蛙的产卵总量可达5000枚左右,孵化率约为50%,而蝌蚪的存活率仅有20%~30%。
变态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会发生显著的形态变化。它们会长出四肢,先是后肢,然后是前肢,尾部逐渐萎缩,口部也会发生显著的改变,最终发育成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幼小成体。这个过程称为变态,通常需要2个月至3年的时间。
饲养管理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蝌蚪一般在母蛙产卵后经人工孵化8~15天孵出。刚孵化的蝌蚪体呈棕黄色,体长6~8毫米,头部有马蹄形吸盘,用于附着,口位于吸盘下方。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水质的变化,保持适宜的水温(23-25°C),并提供适当的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等。
医药价值
蝌蚪不仅在生态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传统医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蝌蚪味腥、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痈疖疮毒、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此外,蝌蚪提取液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对小鼠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蝌蚪作为两栖动物的幼体,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人类文化和医学中也有着一定的价值。
蝌蚪有什么特点?
蝌蚪有什么特点?蝌蚪有尾,在水中可左右摇摆使其前进,体积小可增加其身体灵活度。青蛙四肢使其能在陆地爬行跳跃,皮肤绿色便于隐蔽,称为保护色。舌头长便于捕食蚊虫。脚趾间蹼和光滑的皮肤又能使其在水中游泳。 . 蝌蚪有尾,在水中可左右摇摆使其前进,体积小可增加其身体灵活度。青蛙四肢使其能在陆地爬行跳跃,皮肤绿色便于隐蔽,称为保护色。舌头长便于捕食蚊虫。
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特点.docx
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特点:远远望去,小蝌蚪像一个会游泳的逗号。 它那大大的脑袋乌黑发亮,圆脑袋两侧各有一个圆圆的小黑点,这就是小蝌蚪的眼睛。 再仔细看,蝌蚪脑袋前面鼓出一张扁圆的小嘴,一张一合的。 这大脑袋后面长着一条长长的、扁扁的小尾巴。 尾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尾巴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细细的主脉,主脉上又分出十几根更细的小脉茎,它们连成一片透明的、浅灰色的簿翼,像网带似地在水中飘动。 白狗的头是圆形的,黑眼睛圆溜溜的,像一对玻璃球。 黑鼻子往外鼓着,嘴巴张着,\"汪汪\"叫时,声音又尖又小,像小娃娃唱歌。 还有一对三角形的黑耳朵往下茸拉着。 雪白的毛裹着它的身子,柔软得像个绒球。 小鸭子浑身上下都长着浅黄色的羽毛。 圆圆的头上长着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 它们那桔黄色的嘴巴扁扁的,嘴上还长着两个小孔,这就是它们的小鼻子。 小鸭子背上长春一对翅膀。 尾巴向上微微跷起,就像小木船的船尾。 小花猫长得真让人喜欢。 圆圆的小脑袋上,一对黄色的耳朵竖在上面,时时刻刻地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发光的眼睛,真像两颗小宝石。 一张小嘴是那么小巧玲珑,嘴边的胡须一颤一颤,显得既聪明又可爱。 它那条长长的尾巴上,一圈黑,一圈黄,我给它起了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黄黄\"。 盼盼长着一身棕色发白的容貌,它的眼睛大大的,亮亮的,看起来挺精神。
蝌蚪的特点有什么?蝌蚪长了前脚之后怎么养
蝌蚪的特点有什么?蝌蚪长了前脚之后怎么养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那蝌蚪的特点有什。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那蝌蚪的特点有什么?以下是来自百科知识网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蝌蚪的特点有什么 1、蝌蚪是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 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 内鳃被鳃盖覆盖。 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 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的则是蟾蜍的蝌蚪。 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 蟾蜍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 密集成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 2、在自然条件下,每只雌蛙的产卵总量可达5000枚左右,孵化率约为50%,而蝌蚪的存活率仅有20%~30%。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蝌蚪一般在母蛙产卵后经人工孵化8~15d孵出。 刚孵化的蝌蚪体呈棕黄色,体长6~8mm,头部有马蹄形吸盘,用于附着,口位于吸盘下方,体质较弱,活动量小,通过卵黄囊供给营养,不进行开口摄食,3d后,可以投喂外源性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及生长需要。 蝌蚪长了前脚之后怎么养 蝌蚪长了前脚之后,要放石头,让蝌蚪能在石头上面露出水面。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
神秘生物鉴定:蝌蚪(能找到妈妈嘛)‼️
神秘生物鉴定:蝌蚪(能找到妈妈嘛)‼️蝌蚪,是无尾目蛙科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 蝌蚪因其头大尾小,脑袋呈斗形,故名。 蝌蚪分布于中国福建及其他地区,多栖息于池塘、水沟或小河内。 蝌蚪对外界环境敏感,喜欢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 大部分的蝌蚪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也以蚯蚓、甲虫等小动物的尸体为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它们主要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8]。 通常情况下,雌蛙会在水中产下卵包,或者叫受精卵包,之后这些受精卵包发育成蝌蚪。 《本草纲目》载:\"俚俗三月三日,皆取小蝌蚪以水吞之,云不生疮,亦解毒治疮之意也。 \"蝌蚪味腥、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治痈疖疮毒、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 蝌蚪提取液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另有实验证明,蝌蚪提取液对小鼠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中国古代,人们常用漆写文字,下笔时漆多,收笔时漆少,写成的字头粗尾细,字形像蝌蚪,这种文体也称为\"蝌蚪文\"。 视频来源于网络!。
蝌蚪有什么特点?
蝌蚪有什么特点?青蛙在水边产卵后,经过一段时间,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并以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做食物。 约一个半月后,蝌蚪尾巴的根部开始膨胀,一个星期后长出后腿,随后前肢开始成形,尾巴同时会缩短,这时候,小小的蝌蚪就变成小青蛙。 大部分的青蛙会栖息在树下阴暗潮湿的角落,喜欢吃小昆虫。 蝌蚪的饲养管理刚孵化出的小蝌蚪,喜欢群集在一起,并附着在卵...。 青蛙在水边产卵后,经过一段时间,卵就会孵化成蝌蚪,并以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做食物。 青蛙的身体短小扁平,没有颈和尾巴,眼球突出,皮肤湿润平滑,后肢长而强健,善跳跃。 蝌蚪的饲养管理刚孵化出的小蝌蚪,喜欢群集在一起,并附着在卵膜上或水草上。 这时水温应保持在23-25°C。 5-7天内小蝌蚪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很弱,死亡率最高。 水中缺氧、水质过肥、水温突然变化均可引起蝌蚪的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如果这时将膜捞起,蝌蚪也容易死亡和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体质弱等。 最好是蝌蚪留在原孵化池加深水饲养7-10天后再转到蝌蚪池饲养,这样能提高成海率。 转池时蝌蚪尚小,游泳能力差,须靠吸盘附着休息,池内要多放些树枝和水草等。 蝌蚪生后肢以后,喜在水底的泥沙或草根树叶下栖息。 风雨前夕的低压闷热天气,蝌蚪表现得十分不安宁,不停的上下垂直游动到水面换气或腹部朝上、口露出水面游动。 在不流动的水中,因水中缺氧,蝌蚪食欲不振,不大游动,注意水质的变化,水温要保持在23-25°C。 如果水不干净或酸碱度过大,蝌蚪就有死亡的危险。 在观察中,如果发现全池的蝌蚪有三分之二均在水面上浮游不肯深入水底,而且精神不佳,游动无力,说明温度过高或是水中浮游生物太密而影响水质,水不干净,或是水中氧气不足等,应及时换新水,同时要及时清理残饵,以免发生死亡的危险。 蝌蚪的饲料要特别注意新,同时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而供应,5天以后开始取食浮游藻类,可以供应些豆浆、少量蛋黄、水蚤、空心菜、木瓜、番茄及水中的浮游动物,每天两次,但蛋黄数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水质,也可以喂些厕所中的粪蛆或用沙头鱼繁殖的蛆。 动物性与植物性饲料要互相增加,可以增加精料,用玉米和麦麸1:2煮成糊状加在植物性饲料中一起喂,每天3-4次。 一个月以后,饲料可粗些,如西瓜皮、腐烂南瓜、番茄等饲料。 此外,还应开始喂些混合饲料,采用的配方为: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皮)30%、大豆粉5%、鱼粉5%,日投量为每百只50克。 动物饲料以水蚤、红虫、田螺、死鱼烂肉等。 动物饲料要切碎放在饲料台上,粉状饲料可直接撒拨。 饲料台用木板做成,置水下10厘米深的地方。 小球藻的营养成分很高,含蛋白质约40-50%,相当于花生米的两部,鸡蛋的五倍。 素有“水里猪肉”之称。 其繁殖也很快,一昼夜能繁殖10-100倍,是饲养蝌蚪的理想饲料。
蝌蚪生物学上的特征有哪些?
蝌蚪生物学上的特征有哪些?蛙类通常每年在淡水中繁殖。雌雄抱合时雄体从后面抱住雌体,在雌体产卵时将精液排到卵上。不同种类所产卵数不同,从几百枚至数千枚,成团或成片的浮在水面,可附在水生植物的茎上。有些种类的卵则沉于水底。数天到一周以上蝌蚪孵出,2个月至3年内变态而成为蛙。在变态过程中肺得以发育,四肢出现,尾部吸收,口变成典型的蛙口。某些东方种类的卵产在陆上,从卵中孵出的是小型的蛙而非蝌蚪。蛙类通常每年在淡水中繁殖。雌雄抱合时雄体从后面抱住雌体,在雌体产卵时将精液排到卵上。不同种类所产卵数不同,从几百枚至数千枚,成团或成片的浮在水面,可附在水生植物的茎上。有些种类的卵则沉于水底。数天到一周以上蝌蚪孵出,2个月至3年内变态而成为蛙。在变态过程中肺得以发育,四肢出现,尾部吸收,口变成典型的蛙口。某些东方种类的卵产在陆上,从卵中孵出的是小型的蛙而非蝌蚪。
蝌蚪是什么动物
好评回答蝌蚪是蛙科类动物。 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外形似鱼,具有侧线器官。 蝌蚪发育到一定时期,有的先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 有的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 随着尾部逐渐萎缩,口部也有显著的改变,逐渐发育成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幼小成体。 答:答:因为脂肪中的氢和氧的比例远大于2,即氢多氧少,当它们被氧化分解,最终得到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脂肪消耗的氧气能量更多。 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脂肪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解于水。 人体内的脂类,分成两部分,即:脂肪与类脂。 脂肪,又称为真脂、中性脂肪及三酯,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 脂肪又包括不饱和与饱和两种,动物脂肪以含饱和脂肪酸为多,在室温中呈固态。 类脂则是指胆固醇、脑磷脂、卵磷脂等。 综合其功能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主要提供热能;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参与机体各方面的代谢活动等等。 神农架位于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在湖北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依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在中国还没有天敌!当有营养而且美味的鱼虫、鱼食放到它们眼前时,它们是绝对不会看上那些残饵污物的。 清道夫不算是很好的观赏鱼品种。 它们白天休息晚上活动,会啃咬水草,将它们咬得像渔网一样。 平光眼镜伤眼睛吗平光镜的镜片理论上应该在各个方向上没有度数,但是某些质量不好的镜片虽然中心是平光,但周边会有少量度数存在。 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标准,平光镜顶焦度允差如果在正负12度之内,都属合理误差范围,一般不会使佩戴者产生视觉上的偏差,偏离标准值越多,对佩戴者产生的损害就越大。 比如在市面上买的太阳镜,本来应该是平光镜,但是有些质量低劣的商品有度数,消费者佩戴这种眼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头晕、、眼酸胀和流泪疼痛等,长时间佩戴会造成视力下降。 衣服上的蜡油怎么去除先用小刀轻轻刮去表面蜡质,然后用草纸两张分别托在污渍的上下,用熨斗熨两三次,用熨斗的热量把布纤维内的蜡质熔化,熔化的蜡油被草纸吸收掉。 反复数次,蜡烛油印即可除净。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BANKOFCHINA,简称ABC,农行)成立于1951年。 总行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69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在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评级为A1。 7月20日,《财富》发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农业银行排名第38位。 2018年7月2日,英国《银行家》2018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榜排名前四名。
蝌蚪身体的形状和颜色有什么特点?蝌蚪身体的 – 手机爱问
蝌蚪身体的形状和颜色有什么特点?蝌蚪身体的形状和颜色有什么特点??绝大多数蝌蚪呈现灰暗色,这只是作为伪装的手段,并具有隐蔽功能,即深颜色在身体绝大多数蝌蚪呈现灰暗色,这只是作为伪装的手段,并具有隐蔽功能,即深颜色在身体上部、浅色在下部,从而使得其在水下的光线中很难被发现。一些蝌蚪种类具有鲜艳的颜色,这是为了加强团体凝聚力,或者用以显示皮肤里有害的或有毒的物质(警戒色)。它们身体和尾部的肌肉呈细条状或条纹状,鳍明显可见,一些种类的鳍上还会有明显的斑点和对比鲜明的颜色。最近有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有的种类在捕食时,身体的形状和颜色是可以变化的。
蝌蚪的特点
1、蝌蚪是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内鳃被鳃盖覆盖。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
蝌蚪生长周期 - 运富春
蝌蚪的生长周期一般为60-80天,需经过四个生长阶段。 其中,生长初期(1-10天)的蝌蚪体呈棕黄色,头部有马蹄形吸盘,用于附着,口位于吸盘下方。 生长前期(10-20天),蝌蚪体长可达2cm,体呈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 生长中期(20-50天),有些蝌蚪会长出后脚。 生长后期(50-78天),蝌蚪就会完全转变成幼蛙。 一、生长初期 1、生长初期(1-10天),也就是蝌蚪从孵化到10天大的时期。 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体长6-8mm,体呈棕黄色,头部有马蹄形吸盘,用于附着,口位于吸盘下方,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兑水温、水质、光照等敏感。 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蝌蚪的体长可长到1-1.5cm。 2、蝌蚪头三天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之后可以喂一点蛋黄,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 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还要及时调整水深,一般以10-15cm为宜,每天换1次池水。 二、生长前期 1、生长前期(10-20天),也就是蝌蚪长至10-20天大的时期。 经过精心饲料,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呈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 2、蝌蚪10天以后,食量会增加,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等,并辅以细嫩的藻类植物等。 在水质管理上,应保持池水清洁,防止中毒,水深以10-20cm为宜,每天换1次池水。 三、生长中期 1、生长中期(20-50天),也就是小蝌蚪长至20-50天大的时期。 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会长出后脚。 2、生长后期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除投饲糊汁饵料外,还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 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每天将池内饵料残渣清除,避免污染池水。 四、生长后期 1、生长后期(50-78天),也就是50-78天的时候蝌蚪就会完全转变成幼蛙。 50日龄左右,体长可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 2、生长后期在饲养上除了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活饵饲料。 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环境幽静、光线暗淡、登陆方便。
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特点:远远望去,小蝌蚪像一个会游泳的逗号。 它那大大的脑袋乌黑发亮,圆脑袋两侧各有一个圆圆的小黑点,这就是小蝌蚪的眼睛。 再仔细看,蝌蚪脑袋前面鼓出一张扁圆的小嘴,一张一合的。 这大脑袋后面长着一条长长的、扁扁的小尾巴。 尾巴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细细的主脉,主脉上又分出十几根更细的小脉茎,它们连成一片透明的、浅灰色的簿翼,像网带似地在水中飘动。 描写白狗:白狗的头是圆形的,黑眼睛圆溜溜的,像一对玻璃球。 还有一对三角形的黑耳朵往下茸拉着。 雪白...。 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内容提示:描写小蝌蚪的外形特点:远远望去,小蝌蚪像一个会游泳的逗号。 黑鼻子往外鼓着,嘴巴张着,汪汪叫时,声音又尖又小,像小娃娃唱歌。 雪白的毛裹着它的身子,柔软得像个绒球。 小小的尾巴往上翘着,活像个小鸭子。 圆圆的头上长着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 它们那桔黄色的嘴巴扁扁的,嘴上还长着两个小孔,这就是它们的小鼻子。 小鸭子背上长春一对翅膀。 它们的脚掌是红色的,上面还有纹路儿,脚趾之间还有一层蹼。 描写小花猫小花猫长得真让人喜欢。 圆圆的小脑袋上,一对黄色的耳朵竖在上面,时时刻刻地倾听周围的动静。 一张小嘴是那么小巧玲珑,嘴边的胡须一颤一颤,显得既聪明又可爱。 它那条长长的尾巴上,一圈黑,一圈黄,我给它起了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黄黄。 描写小狗盼盼长着一身棕色发白的容貌,它的眼睛大大的,亮亮的,看起来挺精神。 它的尾巴又松又软,高高地卷起来,它高兴的时候,尾巴左右摇摆,像一朵绽开的鲜花。 描写小狗:小宝的身上长着长长的金色的毛,看起来很高贵。 它长得高高的个子。 它的眼睛圆圆的,像漂亮的黑宝石,它的鼻子一直都是湿漉漉的,感觉上面总是有水。 它的耳朵大大的,像扇子是的,总是耷拉着。 它的腿很有力量,爪子上还有几个肉垫,中间是一个大的,还有4个小的,摸起来很有弹性,这样它走起路来一点都听不到声音。 它的尾巴一边走一边摇,尤其是高兴的时候,尾巴就一直摇来摇去。 描写小乌龟小乌龟有一身褐色的皮肤,头颈上条条黄色的花纹隐约可见。 三角形的大脑袋上,又宽又大的嘴紧闭着.小而有神的灰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 那深褐色的盔甲,被几条细细的纹路分割成一块块有规则的六角形,每个六角形的内部,又有一个个整齐地排列着的更小的六角形。 就像树的年轮,有几圈,它就有几岁。 描写小兔子小兔子的眼睛红红的,就像两个红红的小太阳,它的耳朵长长的,总喜欢竖起来,鼻子就像猫的鼻子一样,吃东西的时候总是一抖一抖的。 因为它的毛雪白雪白的,像一堆白雪,所以,我就给它取名雪儿。 阅读了该文档的用户还阅读了这些文档
【一点资讯】小蝌蚪的生长顺序
小蝌蚪的生长顺序是从卵到蝌蚪再到成蛙。 1.小蝌蚪的生命开始于卵。 蝌蚪卵是一种透明的球形物体,通常是黄色或透明的。 卵会在水中孵化,经过一段时间后,蝌蚪就会从卵中孵化出来。 2.蝌蚪会开始成长。 蝌蚪的身体呈椭圆形,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小尾巴。 蝌蚪的头部有两个黑色的眼睛和一个小嘴巴。 在这个阶段,蝌蚪需要吃一些小的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小型虾和昆虫的幼虫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蝌蚪的身体会逐渐变长,尾巴也会逐渐变短。 在这个阶段,蝌蚪的呼吸器官会开始发育,它们会从水中吸取氧气。 蝌蚪还会开始游泳,它们可以通过尾巴的动作在水中快速移动。 3.蝌蚪会变成成蛙。 在这个阶段,蝌蚪的尾巴会消失,身体会变得更加圆润。 成蛙会从水中爬出来,开始在陆地上生活。 成蛙会开始吃一些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如蚯蚓和蜗牛。 成蛙还会发出\"呱呱\"声,这是它们的叫声。 除了上述的生长顺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有趣的事实:-蝌蚪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 如果蝌蚪的尾巴被割掉,它们可以再生一个新的尾巴。 -成蛙的皮肤是可以吸收水分的。 这就是为什么成蛙可以在陆地上生活,而不需要在水中生活。 -蝌蚪和成蛙的眼睛是可以转动的。 这使它们能够看到周围的环境,以便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蝌蚪和成蛙的身体颜色是可以变化的。 它们可以通过改变身体颜色来隐藏自己或吓唬潜在的捕食者。 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让它帮我们去消灭害虫。
蝌蚪要多久才能变成青蛙
蝌蚪大约80到150天变成青蛙。蝌蚪的生长过程: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
蝌蚪的身体特征
蝌蚪的身体特征蝌蚪的身体特征蛙和蟾蜍的水生幼体.与蝾螈幼体相比,其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内鳃被鳃盖覆盖.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
蝌蚪
拥有如此显赫地位的九所学校分别是亚琛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达姆塔特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六维自然大自然又迷又美,有些动物懒得像静止,有些植物学会移动黑鱼有水就不会饿死4条黑鱼被遗忘在盆8个月后,饿瘦成大头蝌蚪液压油缸专家,解决了很多企业的油缸疑难问题及进口油缸国产化衡中基本上是随着新高考同步崛起的,而同一时期是黄冈中学的沉寂,与其说衡中创造了高考奇迹,不如说新高考造就了衡中。 真正优秀的人才能靠模式批量培养吗你认为高级技师能批量培养出来吗我想没人会认为能批量培养出来,哪怕你培养模式再怎么科学先进,也培养不出来,这个结论应…小蝌蚪长出4条腿后应该喂什么给他吃潘牧阿卡狄亚童书馆科普编辑首先,不建议养着。 蝌蚪(或者说青蛙)属于野生动物,它们属于大自然,不应该为人类豢养。 (好了好了,知道大家不喜欢听我唱高调,下一段说正题。 )蝌蚪/青蛙也不卫生,在水里的动物们中,青蛙是寄生虫的重灾区,比猫猫狗狗什么的厉害多了,鼓捣青蛙会有一定几率感染寄生虫,寄生虫那玩意普遍比较隐蔽,发现了就是晚期。 要是蛤蟆的蝌蚪那就更X蛋了,寄生虫的问题扔在一边,蛤蟆一是不够赏心悦目,二是会分泌一些毒素。 如果以…寻找心,立住心其实个人觉得找工作或者读博都挺说不准的。 在德国读个研之后可能世界大势都已经变了。
蝌蚪和青蛙是属于同一种动物吗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蝌蚪,是蛙、蟾蜍、蝾螈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标签:蝌蚪青蛙同一动物与蝌蚪和青蛙是属于同一种动物吗相关文章肉猪体重的增长速是怎样的小果型西瓜炭疽病发病条件是什么鱼露是什么味道好吗小果型西瓜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设施栽培模式是怎样的黄鳝泥鳅混养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西瓜嫁接的抗病性是怎样的物种间捕食和寄生关系的形成是怎样的
蝌蚪和青蛙
青蛙和蝌蚪一天,一只青蛙遇见一群蝌蚪。 青蛙对蝌蚪们说:\"我是你们长大之后的样子!\"\"那我们长大以后就能变成你这副模样吗\"蝌蚪们一起问。 青蛙想了想说:\"嗯,还得等好长时间呢!\"当它们再遇见时,蝌蚪们有的已经长成青蛙了,而没有长成青蛙的蝌蚪好奇地说:\"咦我们怎么没长成青蛙\"然而,当它们再次相遇时,所有的蝌蚪都变成了青蛙。 它们高兴地说:\"我们长大了!\"说完青蛙们手拉手跳起舞来。 读后感中常见这样的毛病:我们写读后感的时候,有些同学总是先把所读文章或故事的内容提要写下来,再写\"我深受感动\"。 或是\"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至于感动到什么程度,受到什么教育,总是写得不具体。 或者,\"读后感\"写成了\"读后抄\"(只把原文大意抄了一遍)。 要想写好读后感,必须老老实实把文章读懂,认真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必要时,可以在体会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在这样的基础上,下笔写读后感。 采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写。 可以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疑问是怎样解决的写到文章中,也可以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写进去。 有一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太阳公公把蝌蚪居住的池塘装点得银光闪闪,美丽极了。 这时,从远处的稻田里跳来一只大青蛙,只见它身披绿*的大斗蓬,鼓着一双大眼睛,\"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池塘,又轻巧地落在了荷叶上。 它抱着个白乎乎的大肚子,对着如镜的池水,\"自我陶醉式\"地欣赏着自以为迷人的身姿,欣赏到得意处就哈哈大笑起来:\"我是世界上最帅的青蛙。 \"青蛙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正在午睡的小蝌蚪却被吵醒了,它摇动着细小的尾巴,游到荷叶前,探出黑黑的大脑袋,正想问个究竟。 这时青蛙倒先看见了它,生气地叫了起来:\"你这个丑八怪,长得比乌鸦还黑,你有什么资格看我呀!\"蝌蚪急了,忙说:\"你别急着笑话我呀,你,你小时候也是这样子的呀。 \"青蛙听了脸腾地一下红了。 \"扑通\"一声,躲进池塘的深处,悄悄溜走了。 小作者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通过简短的童话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笑话别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取笑自己。 因为就像青蛙和蝌蚪是同类一样,我们同属于人类啊!由此,喜欢编童话故事的同学也能得到启示:所有的虚构都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童话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第5篇:《蝌蚪变青蛙》教案(一)、激发幼儿兴趣:师:你们听,谁来了(二)、经验再现: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三)、欣赏故事:1、真奇怪,小蝌蚪和小青蛙长的一点都不像,那小蝌蚪是怎么样变成青蛙的呢2、幼自由交流3、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4、讨论交流:5、幼为蝌蚪成长卡排队,师巡回指导(着重指导一组)(四)、游戏巩固: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就叫\"蝌蚪变青蛙\"。 总的来说:\"蝌蚪变青蛙\"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一个兴奋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随着从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的观察积累,孩子们掌握了最直接的经验,他们对青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了,幼儿在自由探索、相互学习中发现了一些青蛙的秘密。 第6篇:小蝌蚪变青蛙小蝌蚪变青蛙在我家旁边有一座公园,叫怡乐园。 一到春天那儿就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里面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有几十条活泼可爱的小鱼,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里的小蝌蚪了。 不几天,蝌蚪又穿上了浅绿*的外衣,尾巴越来越短,细长的小腿慢慢变粗变长,像一只小青蛙,有时爬到岸上,一会儿跳到东,一会儿跳到西,不知往儿去了,似乎在找妈妈,逗得游人哈哈大笑。
小蝌蚪的特征20字?
小蝌蚪生活在水里,呈黑色,头和身体椭圆形,甩动尾巴游泳,用鳃呼吸。
蝌蚪的生长周期?
蝌蚪的生长周期?不一样的品种时间是不相同的,估计你说的蝌蚪还要十天左右才能长出四肢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 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 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 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 如果你是自己喂养,那么就给它们...。 不一样的品种时间是不相同的,估计你说的蝌蚪还要十天左右才能长出四肢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 如果你是自己喂养,那么就给它们吃面包屑。 如果是池塘里自然的,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 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鱼虫等等。 当然也可以乱丢,干面条末,肉末,小鱼虫,面包屑,各种昆虫,水草……。
怎样让孩子观察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怎样让孩子观察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小学作文作业里经常会出现观察某一种小动物的作文,现在家里养动物的家庭不多,所以想让孩子写一篇生动的作文可不容易。 不过有一个解决观察小动物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让孩子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一到春天,各种小池塘里都会出现大量的蝌蚪,捉几只回家来养,不过两个多月,就能观察到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了。 蝌蚪的饲养也很简单,它可以吃蛋黄、打碎的蔬菜汁、馒头、玉米粉等等,每天投喂一点点就够它吃了。 蝌蚪需要在清澈的水里生活,所以在家里养蝌蚪记得每天换清水。 因为自来水中有消毒剂成份,所以应该接好自来水之后放置一天再给蝌蚪换。 每次留一半原来的水,只换一半干净的水就可以了。 养蝌蚪的水不用太深,10CM到20CM深就可以了,容器用鱼缸、盆等大开口的,可以让水中溶氧充足。 不要放置在阳光直射处。 蝌蚪喜欢20度以上的温度。 50日龄左右,蝌蚪就会长出后腿了,这时将养蝌蚪的容器的一半空间做成可以容易登陆的陆地,等待蝌蚪进入变态期。 蝌蚪会在两个多月时完成变态发育,变成青蛙。孩子直观的观察到这个过程就能轻松的写出一篇好作文了!。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地方),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