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铆钉铆接原理

铆钉铆接原理

铆钉铆接原理

铆接是一种通过变形来固定工件的方法,它使用一个金属圆柱或金属管(铆钉)穿过需要连接的工件,然后通过敲击或加压使铆钉变形,在两端形成铆钉头(帽),从而使工件不能从铆钉上脱出。在受到使工件分离的外力时,由钉杆和钉帽承受产生的剪切力,防止工件分离。

铆接原理

1. 变形原理 :

铆接时,铆头轴线与铆钉轴线成一定角度(通常是3度),铆头与铆钉的接触是一个点。

在压力作用下,接触点开始变形,然后通过铆头的摆辗运动使运动轨迹上的每一点逐点变形,从而将变形扩展到整个铆钉端面。

2. 铆接机工作原理 :

径向式(JM型) :

电机通过联轴器将运动传递给主轴,主轴通过少齿差行星机构将运动传递给球面运动副。

液压系统驱动活塞连同球面副向下施压,铆头围绕铆钉中心线按11瓣梅花运动轨迹对铆钉进行无滑动辗压。

摆辗式(BM型) :

电机通过联轴器将运动传递给主轴,液压系统驱动活塞连同主轴向下施压。

铆头围绕铆钉中心线公转,同时铆头在切向力的作用下自转,形成无滑动辗压。

3. 铆接类型 :

冷铆接 :

包括摆碾铆接法和径向铆接法,通过铆杆对铆钉局部加压,并绕中心连续摆动或铆钉受力膨胀,直到铆钉成形。

热铆接 :

利用高温使铆钉材料软化,然后进行铆接,通常用于需要更高强度连接的场合。

4. 铆接质量 :

摆辗式铆接通常提供更好的铆接质量,因为其铆头运动轨迹是连续的,可以均匀地将压力分布到整个铆钉端面。

径向式铆接虽然压力要求较大,但加工出的工件质量外观可能不如摆辗式,且故障率相对较高。

5. 应用范围 :

径向铆接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加工半封闭型铆件、静压止动型铆件以及长径比较大的铆件。

摆辗式铆接适合一般要求的铆件加工,特别在圆弧形铆合时,使用摆辗式铆合可以避免工件直接接触,提高加工质量。

6. 安全环保 :

铆接机通常配备多重安全保护装置,确保操作安全,振动和噪音较低,劳动强度也相对较低。

通过上述原理和应用,可以看出铆接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结构件的制造中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铆钉机自动送钉原理是什么?

抽芯铆钉铆接范围有哪些?

铆钉原理图解在哪里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