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电机防潮处理方法

电机防潮处理方法

电机防潮处理方法

电机防潮处理是确保电机在潮湿环境中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电机防潮处理方法:

1. 电机外壳防水设计 :

在电机轴伸处增加挡水环或防雨帽。

使用防尘、防水效果更好的轴面油封代替普通V形环。

特殊安装方式的电机,如V1电机须在风罩上加装顶罩。

在止口隔爆面处增加密封圈。

在电机的重要接合面及定子上紧固螺钉孔处涂密封胶。

在定子上增加防爆呼吸排水阀。

2. 电机内部防潮处理 :

采用多次涂漆工艺形成多层次漆膜层的电磁线,减少孔隙数量,提高防潮性能。

对连接点处裸铜部分用聚酯玻璃漆布带绕包,增加绝缘厚度以提高防潮性能。

采用VPI浸漆处理工艺,更好地对电磁线漆膜孔隙和其他绝缘间隙进行涂覆、遮蔽和填充。

特殊用途的电机,如船用电机,在绕组端部喷两遍防霉菌漆。

增加防潮加热带来防止线圈结露,预防电机受潮。

3. 电机干燥方法 :

电流加热法 :

在定子绕组中通入电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干燥处理。

开始时电流控制在电机额定电流的20%-30%,然后逐渐升高至50%-60%。

热烘法 :

在电烘箱中进行,烘箱顶部应有通气孔,便于排出潮气。

多数电烘箱有自动控温装置,可以保持恒温。

其他方法 :

灯泡烘烤干燥法。

交流电干燥法。

低压直流干燥法。

铁损干燥法。

4. 干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干燥时电机绕组温度必须低于其规定的绝缘等级要求的温度,一般低于规定温度10℃以下,最佳温度控制在70℃-80℃。

绕组过度潮湿的电机不能使用直流电流干燥法,因为直流电有电解作用。

使用电流、铁损法干燥时,电机外壳必须有良好接地线,以防止触电。

封闭型电机不抽出转子干燥时,电机的接线盒或检查孔要打开一定缝隙,小型低压电机也可将电机端盖打开一缝隙。

在干燥过程中,定时测量绕组各部温度和绝缘电阻,并做好记录。

干燥初始阶段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以后1-2小时记录一次,防止电机某点过热造成损坏。

加热温度应逐步升高,较潮湿的电机应缓慢加热到50-60℃,保持3-4小时,再逐步升高温度。

干燥初始阶段绝缘电阻会下降,然后逐渐上升,当绝缘电阻值在恒定温度下保持3-4小时以上不变时,干燥工作即可结束。

对于转子不抽出的电机干燥过程中,如条件允许,定期盘动电机转子180°,预防转子受热不均导致变形,也利于潮气散发。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电机在潮湿环境中保持良好状态,减少受潮带来的风险。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电机防潮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机防潮方法?

电机防潮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